2025年1月11-12日 | 南京

从人工到智能:
AI时代的历史与人文探索

由南京大学历史学院、南京大学数字史学研究中心数智文献研究室联合主办的学术盛会,探讨人工智能技术在历史与人文研究中的前沿应用。

AI与历史人文探索
学术研讨会

人工智能与历史人文研究的前沿探索

关于工作坊

本次工作坊聚焦人工智能技术在历史与人文研究领域的前沿应用,汇聚海内外专家学者共同探讨数字史学的未来发展方向。

大会报告

来自华中师范大学、中国社会科学院、加州大学圣克鲁兹分校、南京大学等机构的专家学者带来精彩报告,分享数字史学最新研究成果。

专题讨论

围绕人工智能工具、数据库建设与跨学科实践三大主题展开深入研讨,探索AI在历史文献处理、量化分析与跨学科研究中的应用前景。

核心命题

明确了在效率与深度、工具与思想之间寻求平衡是数字人文领域亟待探索的核心命题,为未来研究指明方向。

工作坊亮点

30+ 海内外学者

来自中国、美国等国家的顶尖高校和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参与此次盛会。

前沿研究成果

展示人工智能在文献处理、量化分析与跨学科研究中的最新应用案例。

国产大模型应用

南京大学自主研发的数智文献平台,集成国产大语言模型的前沿应用展示。

跨学科交流

历史学家、计算机科学家、数据专家等多学科背景学者的深度交流与合作。

日程安排

为期两天的学术盛宴,包含大会报告、专题讨论、圆桌会议等丰富环节

上午

09:00 - 09:30

开幕式

主持人:南京大学历史学院院长

09:30 - 10:30

大会报告1:数字史学,何以成学?

报告人:华中师范大学 马敏 教授
梳理数字史学起源与发展,指出其核心是利用技术分析、生产与传播历史知识,介绍了历史数据库分类,并认为数字史学将因生成式人工智能崛起迎来变革。

10:30 - 11:00

茶歇与交流

11:00 - 12:00

大会报告2:"抗日战争与近代中日关系数据平台"项目进展

报告人:中国社会科学院 金以林 研究员
强调数据建设是基石,资源分配与话语权不足制约发展。

下午

13:30 - 14:30

大会报告3:半机械翻译:AI时代的历史文献翻译新路径

报告人:加州大学圣克鲁兹分校 胡明辉 教授
提出"半机械翻译"概念,以《现代中国思想的兴起》第四章为例,介绍结合机器翻译与人工校对提升翻译质量的模式。

14:30 - 15:00

茶歇与交流

15:00 - 16:00

大会报告4:南京大学数智文献平台与多模态数据分析工具

报告人:南京大学 金伯文 助理教授
展示该校自主研发的数智文献平台,集成国产大语言模型,具备多种功能,并预告将开发多模态数据分析工具。

16:00 - 18:00

专题讨论1:人工智能工具在历史研究中的应用

主持人:清华大学 李明 教授
讨论内容:AI存在的"兴奋剂效应""幻觉问题"等;本地部署AI知识库的必要性;开源模型在处理古籍与手写文献时的潜力与局限等。

主办方

感谢以下机构对本次学术工作坊的大力支持

南京大学历史学院

南京大学历史学院是中国历史学领域的重要研究与教学基地,拥有悠久的学术传统和深厚的学术积淀,在国内外享有盛誉。

南京大学数字史学研究中心数智文献研究室

专注于数字史学理论与方法研究,致力于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在历史文献处理、数据分析与跨学科研究中的应用与创新。

AI时代的历史与人文探索

2025年1月11-12日 | 南京