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代手稿与数字技术

古史研究与教学中的
数字人文展望

跨越时空的学术对话:传统与现代的交融,人文与科技的碰撞

会议概况

由东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处、世界古典文明史研究所与德国图宾根大学联合主办的 "古史研究与教学中的数字人文展望"圆桌会议于2025年5月10日在东北师范大学顺利举行。

会议背景与目标

随着数字技术的飞速发展,数字人文已成为当今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与教学领域的重要趋势。 本次会议旨在探讨数字人文在古史研究与教学中的应用现状、挑战与未来发展方向。

来自中国、德国和匈牙利的20余位学者齐聚一堂,围绕"拜占庭印章数字化"等多个前沿项目, 深入交流了数字人文在学术研究、教学实践和文化传播等方面的创新应用。

20+
国际学者
3
主办单位
8
主题报告
3
国家代表
会议现场

学术研究

探讨数字人文技术如何推动古史研究的创新,包括数据库建设、文本分析、空间建模等方法在历史研究中的应用。

教学实践

分享数字人文工具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案例,如虚拟仿真、游戏化学习、在线课程开发等,提升教学效果与学生参与度。

文化传播

讨论如何利用数字技术扩大古史研究成果的社会影响力,包括数字化展览、互动媒体、社交媒体传播等创新形式。

会议日程

本次会议为期一天,分为开幕式、主旨报告、平行论坛和闭幕式四个主要环节,涵盖了数字人文在古史研究与教学中的多个方面。

时间
开幕式
主旨报告
平行论坛
09:00 - 09:30
开幕式
主持人:东北师范大学教授
- 致辞:东北师范大学世界古典文明史研究所所长
- 欢迎辞:德国图宾根大学代表
09:30 - 11:00
主旨报告:拜占庭印章数字化项目
报告人:德国科隆大学教授
本报告以"拜占庭印章数字化"项目为例,阐述了数字人文在研究、教学和传播方面的多重影响, 以及在提升学术价值、出版物产出、为就业提供技能培训等方面的成果。
11:00 - 12:00
圆桌讨论:数字人文在古史研究中的机遇与挑战
主持人:德国图宾根大学研究员
- 讨论嘉宾:中德匈三国学者代表
14:00 - 15:00
数字教学创新
报告人:德国科隆大学研究员
通过开发考古主题电子游戏教授考古学知识的创新方法,强调跨学科合作的重要性。
古典历史年表构建
报告人:北京大学教授
介绍为古典历史构建综合年表的课程,结合数字技术与传统史学方法,提升学生对历史时间的理解。
词源学在线词典项目
报告人:德国海德堡大学教授
介绍词源学在线词典项目的设计与实现,探讨数字工具如何助力语言历史研究。
15:00 - 16:00
古希腊书信学研究
报告人:匈牙利罗兰大学教授
探讨在线数据库在古希腊书信学研究中的作用与局限性,强调要培养学生对数据质量和可靠性的批判性思维。
博物馆扩展现实体验
报告人:德国图宾根大学研究员
阐述为博物馆展览设计扩展现实体验的项目,如何通过数字技术提升观众对古代文物的理解与互动。
钱币学游戏开发
报告人:德国图宾根大学研究员
介绍钱币学游戏开发项目,通过游戏化方式传授古代钱币知识,吸引更多人关注古代史研究。
16:30 - 17:30
闭幕式与总结
主持人:东北师范大学教授
- 会议总结
- 未来展望
- 闭幕致辞

项目展示

本次会议展示了多个数字人文项目,这些项目将先进的数字技术与古史研究相结合,为传统学术研究带来了新的视角和方法。

拜占庭印章数字化项目

拜占庭印章数字化项目

德国科隆大学

该项目致力于将拜占庭帝国时期的印章进行数字化处理,建立一个全面的拜占庭印章数据库。 通过高分辨率摄影、3D建模和图像处理技术,实现了印章的虚拟展示与分析。

项目成果 95%
数字图像 3D建模 数据库
古希腊书信在线数据库

古希腊书信在线数据库

匈牙利罗兰大学

该项目构建了一个全面的古希腊书信在线数据库,整合了文本、翻译和注释, 并提供高级搜索和分析功能。数据库支持多语言检索,为古希腊书信研究提供了强大的工具。

项目成果 85%
数字文本 数据库 文本分析
考古主题电子游戏

考古主题电子游戏

德国科隆大学

该项目开发了一款以考古为主题的电子游戏,玩家在游戏中扮演考古学家, 通过解谜和探索来了解古代文明。游戏结合了历史知识与游戏机制,为考古学教学提供了创新方法。

项目成果 75%
游戏开发 教育技术 跨学科
博物馆扩展现实体验

博物馆扩展现实体验

德国图宾根大学

该项目为博物馆展览设计了扩展现实(AR)体验,通过移动设备扫描展品, 可以获取额外的历史信息、3D模型和互动内容,增强观众对古代文物的理解和参与感。

项目成果 80%
AR技术 文化传播 用户体验

会议共识

与会学者围绕数字人文在古史研究与教学中的应用展开了深入讨论,形成了以下共识。

新机遇与挑战

古史研究与教学在数字化背景下面临新机遇与挑战。数字技术为历史研究提供了更高效的数据收集、分析和可视化工具, 但也带来了数据质量控制、技术更新换代和跨学科合作等方面的挑战。

批判性反思

数字人文工具在教学中的应用需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,引导学生理解数字资源的构建过程、局限性和潜在偏见, 避免过度依赖技术而忽视历史研究的本质。

跨学科合作

数字人文项目需要历史学家、计算机科学家、设计专家等多学科团队的紧密合作。有效的跨学科合作需要建立共同的研究目标、 共享的方法论和沟通机制,以确保技术应用服务于学术目标。

技术培训与资源建设

为推动数字人文在古史研究与教学中的应用,需要加强对研究人员和教师的技术培训,同时建设共享的数字资源平台, 促进数据的开放获取和学术交流,避免重复建设。

平衡传统与创新

在应用数字技术的同时,不能忽视传统史学方法的重要性。数字人文应与传统学术研究相结合,相互补充,共同推动古史研究的发展, 同时探索适合数字时代的历史教学新模式。

学者讨论数字人文应用